首页/ 资讯专题 / 媒体报道

新时代街道的新风尚

  “这是我们的文化墙,上边都是我们举办活动的精彩瞬间,还有居民们的笑脸……”走进东蒲洼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文化志愿者程晓平认真介绍着,“近年来,街道持续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演出宣讲,在时代新风的吹拂下,居民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新时代街道的新风尚(图1)

新时代街道的新风尚(图2)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东蒲洼街道积极探索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的新思路新方法,广泛凝聚人心、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赋予这项惠民工程强大生命力。

理论宣讲入人心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首要任务就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我们积极创新宣传形式,通过主题宣讲、社区长廊、百姓舞台、智慧课堂等多种宣讲方式,把理论做成最对群众胃口的‘家常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东蒲洼街道工委副书记张浩说。

新时代街道的新风尚(图3)

新时代街道的新风尚(图4)

  “每次社区的文明实践站有宣讲我都来听,用土话讲大道理,让我们老百姓都能听到党的声音,总能有所收获。”居民老王说,他最喜欢听的就是红色故事、运河故事、家风故事。宣讲者从理论名家到机关干部,从道德模范、武清好人再到草根群众、百姓名嘴,多元化的宣讲队伍带来了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内容,赢得了群众的好评和点赞。

志愿服务超暖心

  基层工作大多是繁琐小事,但却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东蒲洼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瞄准群众的急事、难事、烦心事,打造“一站一品”志愿服务品牌。街道贴心的服务和良好的口碑,在社区居民之间逐渐传开。只要群众有难事、纠纷等,必有志愿者上门联系,基本实现户户到、时时联、事事帮。

新时代街道的新风尚(图5)

  前几日,家住蒲瑞和园社区的孤寡老人刘树墩家水管漏水,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正当他为难之际,社区志愿服务队带头人谢志旺站了出来,队员们齐动手,很快就为刘大爷解决了“燃眉之急”。

新时代街道的新风尚(图6)

  谢志旺介绍,他所带领的志愿服务队由社区党员干部和社区居民、志愿者共同组成。自成立以来,他们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哪家有困难就去帮忙,哪栋楼居民有矛盾就去调解,社区里的大事小情都能看到他们前后奔忙的身影。

新时代街道的新风尚(图7)

  据了解,近年来,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东蒲洼街广大党员干部、居民群众热情参与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2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均设有志愿服务站),共组建了125支志愿服务队,吸收620余名志愿者,投入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不仅调研了解群众实际需要,还开展理论宣讲、普法科普、互帮互助、关心下一代等活动,与基层群众的常态化联系让文明实践逐渐入户入心。

文化惠民很走心

新时代街道的新风尚(图8)

  8月24日,东蒲洼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传来阵阵诵读声,“建功新时代诗歌诵辉煌”主题活动正在这里上演。激扬的文字、蓬勃的情怀由朗读者传递给观众。

新时代街道的新风尚(图9)

  朗读者刘俊家住东蒲洼街道翠景园社区顺驰城市艺墅小区,她和女儿都是社区志愿者。“看到志愿者们为了各家各户的‘家长里短’‘锅碗瓢盆’忙碌,我觉得很有意义,如果能让孩子加入进来,一定对她的成长有所帮助。”刘俊说,“本来以为孩子会觉得辛苦,没想到不管是公益活动,还是文化演出,她都很积极。”

新时代街道的新风尚(图10)

  从唱响红色戏曲到翰墨丹青迎盛世,从舞出新时代到敲响幸福乐章,这里的文化惠民活动,几乎“全年无休”。“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深受大家喜爱。今年的“喜迎二十大”系列文化活动,更是营造了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广大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新时代街道的新风尚(图11)

  一堂堂带着“泥土味”的理论宣讲,一件件办到百姓“心坎里”的实事,一场场送到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套餐……在东蒲洼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场景处处可见。展望未来,东蒲洼街道必将坚持举旗帜聚民心,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大文章”,引导带动全社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美丽武清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2-08-29 11: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