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建工作 / 党建之窗
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精神生活相融通的三重逻辑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23-09-11 13:32:2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只有将马克思主义落脚到解决人民群众的思想困惑和精神需求上,进而使其成为人民群众思想与行为的规范性价值引领,才能打牢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社会根基。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精神生活相融通,具有清晰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精神生活相融通的理论逻辑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精神生活相融通的根本诉求。马克思在批判抽象人性论的同时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这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自由人的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为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搭建起了真正的共同体平台,可见,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理想和终极奋斗目标,这与新时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人的发展以精神文化为内核。”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精神生活相融通的根本依据。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此,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该社会的生活方式,反过来,生活方式也是对该社会生产方式的能动反映,并且能反作用于生产方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唯物史观视域下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即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二、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精神生活相融通的历史逻辑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马克思主义有其鲜明的价值立场即人民立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随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仁人志士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与阐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开始了解马克思主义进而选择马克思主义。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并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之后党领导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把在精神文化领域一盘散沙的中国民众重新凝聚起来,成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目标的文艺工作方针,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将马克思主义有效渗透到了人民群众中去,进而有效整合了人民群众的思想,使得建设一个全新的中国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也使得中国社会由过去的差序格局传统社会转变为具有共同理想信念的集体社会。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即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不能偏废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从社会文明整体协调发展的高度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重要的任务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并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胡锦涛同志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提出要“更加自觉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将科学发展观贯穿文化改革发展各个方面,大力繁荣文化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文化生活质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一方面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还有效防范了西方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渗透。
  三、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精神生活相融通的实践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着眼于在国家意识形态层面建构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共同理想价值追求,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国家意识形态构建中,加强对多元社会思潮和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的阐述引导,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批驳错误观点,澄清错误认识,通过“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将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凝聚了人民群众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应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构建适合中国人民心理特征的生活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在中华大地上根深叶茂;我们应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一方面要以理性、平和的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待活跃于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引领力,获得满足绝大多数人利益诉求的最大公约数,进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和话语权;我们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从而“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作者均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XDJO11)阶段性成果】